水+木頭=腐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常常看到簷溝(Gutter)排水下來之後,就直接排到木柱的旁邊,木柱長期泡在水裡,想要不爛掉都難。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排水管尾端,加上一根彎管,把水向外排開,問題就解決了。
在驗屋的過程中常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可以避免的或是極為危險的狀況! 供大家參考。 袁兵 BC省驗屋師執照#47077

冬天到了,在使用壁爐前,最好先檢查一下再使用,此較安全點。
由於通風管穿出屋頂的施工方式,有時候會造成屋頂漏水,所以有的房子就把浴室排氣扇的出風口設計在屋簷下方,如上圖所示,以減少通出屋頂的施工,降低漏水的機率。這種設計想法很好,但是,在執行的時候,必需對建築地點有周詳的了解。因為,如果出風口剛好在房子的迎風面,那麼浴室吹出來的濕、熱的空氣就會順著屋簷下簷板上的通氣口,吹回到閣樓內,造成覆蓋板潮濕、發霉。如下圖所示。
所以,現在針對這個問題,有兩個解決方法:
近年來在大溫地區驗屋時,發現愈來愈多的房子有「鼠」類活動的跡象。這種現象其實不難理解,因為:
煙霧警報器可以說是一般住宅中,最便宜但是最有價值的裝備。因為萬一發生了火災,它可以及時發出警報,讓你有足夠的時間應變。這一點時間的差異往往是生死悠關的重要關鍵。沒有安裝煙霧警報器而因火災喪生的危險性是有安裝煙霧警報器的家庭的兩倍。
上圖右邊的斜面結構就是天窗井(Skylight Well), 它的作用很簡單,就是讓光線從屋頂通過閣樓,照進室內。所以天窗井的內沿就是室內,我們在圖上所看到的斜面及其他三面是室外,在「先弄清楚再動手之二」,己經解釋過,由於內外溫差,就會造成水氣凝結,所以要加上保溫棉來防止它發生。

通常斜頂房屋,如果不是挑高天花板的設計,在天花板的上面,屋頂的下方,有一個空間-閣樓(Attic)。這個空間一般而言是非居住空間,主要是屋頂的支柱,支架,管線,電線及放置保溫材料的地方。因為是非居住空間,所以在冬季不需要保溫,因此除了保溫棉是直接放在天花板上之外,也有通風系統的設置。一般保括屋頂通風口和屋簷下通風口等,以產生對流通風。這樣子,在夏天閣樓內的溫度才不會太高,造成屋瓦加快老化;或是造成室內太熱。在冬天則除了保持閣樓內不會與與室外溫差太大,造成融雪太快漏水,也可以快速把家中潮濕空氣帶出室外,不會造成閣樓內木結構潮濕、腐爛或生霉。所以這個通風系統極為重要。
驗屋時常常會看到如上圖這種狀況。 屋頂漏水了,屋主上到閣樓,在水滴下來的地方放上一個桶子(或是:盆子,塑料袋,小孩用的遊泳池,塑料布等各種東西)接水,然後,只要水不流到天花板上,就算完事了。